当前位置: 主页 > 国内在线 > 正文

帮扶工作队练好“组合拳”打飞“贫困帽”

时间:2020-11-22
绥远村位于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龙源口镇的最南端,丘陵地带,距离镇政府18公里,位置偏远,交通不便。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4户189人,其中因病致贫占比50%,因残致贫占比31.8%,其余18.2%为因学、缺劳力、缺技术致贫。井冈山大学于2015年10月根据省委统一部署,向绥远村派驻帮扶工作队,经过三年多的帮扶,2018年7月该村已实现全部脱贫摘帽。

绥远村面积较大,包括耕地、林地、水库总有面积18.5 平方公里。但交通闭塞,信息又不畅,很难发展起来,加上村民普遍缺资金,缺技术,只能耕种稻谷、山林作物,收入较低。

如何破解致贫难题,增加并稳定贫困户收入? 2015年至今,这些问题逐渐被帮扶工作队破解。如何“靠山吃山靠水吃水”,充分发挥山区优势,井冈山大学高位推动,谋篇布局,因地制宜,校党委书记胡春晓、校长曾建平多次来到绥远山村调研指导,提出“以党建为引领,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与推动就业,提升内生动力,推进志智双扶”的帮扶核心主线。

要想富先修路。帮扶工作队进驻绥远村以来,学校首先对该村近7公里的道路和上千平米的路面进行了全面拓宽和改造,在全村所有拐弯危险处安装了30多个凸面镜,在村内及巷道内安装了50多盏太阳能路灯及巷道灯,有效改善了村民出行道路,为脱贫之路开辟了新的道路。

对接产业项目。针对绥远村占地面积大和产业布局不合理等实际情况,井冈山大学校及时引进了光伏发电项目。贫困户安装光伏发电7户,总容量37.1KW,户均增收3000余元。根据该村林山环境情况和农户资金投入困难等现状,帮助44户贫困户向政府申请贫困资金5000元作为股金,成立种养专业合作社,贫困户年均分红10%以上。

从2016年开始,井冈山大学帮扶工作队充分利用绥远村优越的自然条件,主要进行生态家禽、鱼类养殖,以基地养殖为主,贫困户散养为辅,由合作社统一负责销售,收益直接分配给贫困户,增加贫困户收益。“绥远村不但有了光伏发电,还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优质的农产品,如:野山茶油、竹笋、陈皮、野生绿茶等天然食品。”该村第一书记叶丹说道。   

拓展平台空间。为鼓励井冈山大学创新创业学院的学生融入并参与到电商产业,学生们积极参与对农产品包装及销售等多维度方案的设计,专门为绥远村野生茶油等农产品设计包装样式。另外,学校还通过工会和食堂等多种渠道助力消费扶贫。一年来,通过电商平台,为村民销售各类农产品达180万余元。“绥远山牌”特色农产品走出了大山,销售到全国各地。

稳定产业带动就业。目前,帮扶工作队为16位贫困户设立公益性岗位,其中3人为生态护林员,年收入1万元,其余为保洁员、道路维护员、水库管理员等,年收入3600元。同时,学校还为2名贫困户设立了公益性岗位,职责为基地管护,人均年收入2400元。

讲好红色故事。“我们绥远村不但要脱贫奔小康,还要将‘龙源口大捷 ’红色景区建设成美丽的党性教育基地。”近三年来,驻村第一书记叶丹,主动担当起了红色故事讲解员,传播红色文化,传承红色基因。帮扶工作队利用井冈山大学红色培训学院的教学资源优势,组织到龙源口大捷桥景区开展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培训达50余场,赴龙源口镇参加红色教育培训人员达2400多人,极大提高了龙源口镇红色文化资源知名度。同时,还积极引导绥远村的党员干部主动参与到学校红色教育培训中去,实现了受教育与提高服务能力的双提升。

助力健康扶贫。对贫困村人民健康的关注是学校扶贫工作的重要一环。帮扶工作队利用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疗资源优势,对贫困村进行了全面的健康扶贫。每年在村里开展2次以上的大型健康普查及义诊活动,并安排1万元经费给有需要的贫困户提供针对性的药品。井冈山大学医学院的大学生们也主动参与到健康扶贫工作中来,每年的社会实践中,都要求来到村里,与村民同村同吃同住,开展健康医疗普查实践。

狠抓教育扶贫。该校党委对贫困村的大中小学生教育十分重视,为阻断代际贫困,以志智双扶的教育扶贫为工作抓手,提升贫困人口的素质,每年都对绥远村的在校学生提供助学金。特别是疫情期间,学校领导对在家线上学习的学生进行了在线教育环境提升与建设,给全村的在校生提供学具和文体用品,并鼓励他们努力学习,心怀党恩,将来为祖国多作贡献。

“村里路宽了,村民口袋鼓了,村景越来越美了,以往地广人稀的场景不见了。”村支书吴开朵表示,井冈山大学帮扶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叶丹在党建引领下,因地制宜,合理布局,志智双扶,激发出村民强大内生动力,彻底摘掉绥远村的“贫困帽”,带领村民进入了致富快车道。(杨宁)

努比亚